Member-only story

我們為什麼要活著?

腿開開
6 min readMar 1, 2019

--

圖片來源:Miniature Lightbulb People Seek Life from Power Outlets By Katie Hosmer

自從開始看《奇蹟課程》,就養成了看書的習慣,以我這個網癮重度患者來說,簡直天要下紅雨了。這年代如果不是為了考試,誰想要看書啊?除非你就是個阿宅。

但緣分總是奇妙,有天在尋覓淺顯易懂的哲學書,發現了哲普界頗具盛名的朱立安‧巴吉尼,所寫的《我們為什麼要活著?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》,立馬認真拜讀。

只不過朱利安的企圖心相當大,他把人生意義的各種可能性都給想過了一遍,這篇我可能只能簡述前三章的內容,然後依據我對《奇蹟課程》的暸解,來嘗試回答朱利安的問題。希望可以起到相互呼應的作用。

活在世界上的那個你,究竟是誰?靈性既是不朽,不朽之境必然如如不動。(ACIM T-4.II.11.8)

基於過去的起源

朱利安開篇就說:「我是誰?我是甚麼?我從何而來?我的目的地在哪?這些問題老是去而復返,但我無法解答它們。」「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」。緊接著他用了兩個面向,「動力因( Agent — moving cause)」與「目的因( Purpose — final cause)」來探討。前者專注於追本溯源,用人類生命起源來解釋其意義,後者則專注於未來結果,來尋找生命的啟示。

生命起源必然牽扯到了有意為之的創造論,抑或是毫無特定目的的自然過程(自然主義)。朱利安認為,不論起源為何者,都不能假定我們的生命意義要服膺於這個原因。

就好像是我們父母生養我們,希望我們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人類,但我們總是會走出自己的路。即便是父母不是有意為之,不小心生出了我們,我們依然得走出自己的路。

所以根據朱利安的推論,瞭解起源根本沒法解釋我們的人生意義。這麼說來,不論你是相信創世紀的亞當與夏娃,抑或是擁護進化論的適者生存,了解起源都沒有實質幫助。因為目的可以獲得、失去或改變,這或許也跟我們善變的內心有關。

他必須與終極源頭結合,才可能成為自己創造的源頭。離開這一結合,他便失去了創造的能力,而他所造出的一切也會頓失意義。(ACIM T-21.II.12.3)

為了未來的目標

朱利安認為,如果生命就是關乎達成某個目標,那是不是這個目標一旦達成,就不能再指引我們的行為,那活下去的意義就跟著消失了?

這裡引用了康恩《無賽事》的例子。達拉斯牛仔隊的教練蘭德里說:「就算現在你剛贏得超級盃—『特別是』在你剛贏得超級盃的時候—你知道『總是有下一年』。如果『贏得比賽不是一切,而是唯一』,然而,這個『唯一』也不算甚麼,人生就是空虛、缺乏意義的夢魘」

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,時間總像是流沙般迅速的流淌,一旦我們原本的目標達成了,只會開心一下下。緊接著剛剛的成功已成了歷史,我們必須逼迫自己去訂下了新的未來目標。

--

--

腿開開
腿開開

Written by 腿開開

程式設計師 / 奇蹟學員,喜歡健身、哲學、心靈、宇宙奧秘。「你是心靈,活在天心之內,純粹唯心,永遠無罪,一無所懼,只因你是出自愛的創造。」

No responses yet